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讲述的是诗人拜访友人的白云庵,感慨时光流逝和人际疏离的心情。
第一句“不到岁时久”,意思是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来到这个地方了。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,诗人与友人和这个地方之间的联系逐渐变淡。
第二句“生来人事疏”,诗人感叹自己与世事的疏离,似乎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。这种疏离感可能源于长期的不见面,也可能是因为诗人内心的孤独。
第三句“扫云僧亦去”,这里的“扫云僧”可能指的是曾经在白云庵修行的僧人,他们也已经离开了。这句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,曾经熟悉的人和事都已不在。
最后一句“谁伴主翁居”,诗人问道:现在还有谁陪伴着主人(友人)居住在这里呢?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孤独生活的关切,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际疏离的感慨,以及对友情的深切关怀。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重。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,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释圆悟
释圆悟,号枯崖,福清(今属福建)人。能诗画,喜作竹石。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,有《枯崖集》(《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》卷一○《泉州重修兴福寺记》),已佚。《画史会要》卷三有传。今录诗二十九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