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石仙分韵得观字

闲拢两袖秋,步入冲寂观。
古树老云中,仙成毁岩半。
是时零雨高,叶脱凄风乱。
怪禽走何忙。涩不流不漫。
那知张郎仙,谲幻敢悬断。
雷书贮红崖,愚下浪传赞。
符碑傥长灵,鬼物岂歌唤。
尚云剑埋山,安得急推断。
冷肥亦张徒,精气不知散。
死坐豫樟空。凿窍竞窥看。
何不葬山原,不然弃江沜。
乌鸢与蝼蚁,岂食吾一贯。
独流天地间,万古亘光灿。
神仙固渺茫,此事良可惋,
忍哉偷儿狂,更捣泥腹烂。
我来拟少休,亭压不敢玩。
黄冠四三人,拙野只俗窜。
延坐无好言,令我信凉馆。
饭余且纵观,逸兴薄霄汉。
琴鸣着高弹,弈胜出奇算。
歗咏壶隐楼。抚事发长叹。
大书同人名,聊欲记游玩。
阴霾{左氵右念}轻寒,日色倏昏晏。
倩人买村醪,煮芋叠肴桉。
清坐二更深,一睡各鼻鼾。
晓来登岩头,棘路解羁绊。
划开天盖宽,远景过飞翰。
幽藂摘新查,窥险身发汗。
居然束归装,重下四岩畔。
我思古之人,岂只局穷闬。
观海登泰山,深高世间冠。
斯岩虽荒榛,乐事实昭焕。
人心本然同,今古未容判。
终当驾云风,高蹈无畔岸。
作诗示儿童,兹游吾岂但。

现代解析

《游石仙分韵得观字》这首诗,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游览石仙山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
诗的开头,作者描绘了自己在秋日里漫步于冲寂观的情景。古树高耸入云,仿佛与云雾融为一体,山峰陡峭,仿佛仙人曾经在此修炼,但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岩壁。当时正值细雨纷纷,落叶在凄风中飘零,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。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奇怪的鸟类匆忙飞过,溪水流动缓慢,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神秘的传说。

接着,作者提到了张郎仙的传说,认为这些故事可能是后人编造的,带有夸张和幻想的成分。虽然山崖上刻有雷书,但作者认为这些只是愚昧之人传颂的,未必真实。他还提到符碑和鬼神的传说,认为这些不过是迷信,不值得深究。

随后,作者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。他提到剑埋于山的传说,认为这些故事无法被证实。他还提到冷肥(可能是一位古人)的传说,认为这些古人的精气早已消散,留下的不过是空洞的遗迹。作者感叹,为什么这些古人不能安葬在山原或江河中,而是被后世的人不断挖掘和窥探?他认为,即使乌鸢和蝼蚁也不会去破坏这些古人的遗骸,因为他们的精神早已流芳百世,光耀千古。

作者进一步感叹,神仙的存在虽然渺茫,但这些传说仍然让人感到惋惜。他还提到那些偷窃破坏的人,认为他们的行为令人痛心。作者在游览中,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逸兴,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。他在琴声中高谈阔论,在下棋时出奇制胜,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

最后,作者总结了自己的感受。他认为,古人的境界并不仅仅局限于世俗的束缚,而是有着更广阔的视野。就像登泰山观海一样,古人的胸怀和眼界是世间最高的。虽然石仙山荒芜,但其中的乐趣和智慧依然闪耀。作者认为,人心是相通的,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,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,超越世俗的束缚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传说的反思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他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精神,同时也激励自己和大家要追求更高的境界,超越世俗的束缚,活出真正的自我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