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朱泽民小景并诗后

睢阳画癖不可医,睢阳作画真画师。
岂维长绢善挥洒,只此短纸谁能为。
野旷天寒气萧爽,人坐茆亭绝尘想。
阶前旧雨客不来,天末晴云心独往。
青山滴滴青于苔,平地忽见芙蓉开。
秋声似向耳边起,石上乔松若个栽。
意长要在无多笔,馀墨淋漓缀唐律。
诗中有画画中诗,百年再见王摩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叫朱泽民的画家和他的画作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:

1. 画家技艺高超:开头就说朱泽民"画癖不可医",形容他对画画痴迷到停不下来,而且画技精湛,是真正的画师。他能画长卷大画,也能在小纸上画出精彩作品。

2. 画中意境优美:诗中描述了画中的景象:空旷的野外,寒冷的天气,一个人坐在茅草亭子里,远离尘世烦恼。台阶前等不到老朋友,但看着天边的云彩,心情却很自在。

3. 画面生动传神:诗中用"青山滴滴"形容山的青翠,用"芙蓉开"形容平地突然出现的美丽花朵。还写到仿佛能听到秋风的声音,看到石头上挺拔的松树,说明画作非常逼真。

4. 诗画结合巧妙:最后称赞朱泽民像唐代大诗人王维一样,做到了"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"。他的画虽然笔墨不多,但意境悠长,还在画上题写了优美的诗句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,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朱泽民的画作,感受到画中的宁静意境和画家高超的技艺。诗人用简单明了的比喻,比如把青山比作青苔的颜色,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,让读者很容易就能想象出画中的美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