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溪寺①

金阙松间映碧溪,石阶层累绿园西。
丝桐响动珠林地,竹树声喧宝殿鸡。
匏酒薰蒸欢客对,土山秀拔望云齐。
革皮画鼓空中震,木落烟销宿鸟啼(施懿琳编校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幽静寺庙的生动画面,通过八种不同事物(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)串联起八个场景,像一组电影镜头般展现寺庙从早到晚的景致。

前两句是视觉描写:阳光透过松枝将寺庙金顶的影子投在溪水上(金),长满青苔的石阶蜿蜒通向花园西侧(石)。这里用"映""累"两个动词让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。

中间四句转入听觉与嗅觉:先是琴声(丝桐)惊动林间宿鸟,竹叶沙沙声中传来殿前鸡鸣;接着闻到酒香(匏酒)飘散,看到云雾缠绕山峦(土山)。"欢客对""望云齐"暗示这里既是修行之地,也是文人雅集之所。

最后两句形成昼夜对比:白天鼓声(革皮鼓)回荡山谷,入夜后落叶(木)声里鸟儿归巢,炊烟渐散。诗人用"震"和"啼"两个动词,让鼓声与鸟鸣在空山中形成奇妙共鸣。

全诗妙在两点:一是用八种材质(金木水火土等)暗合自然元素,构成完整的小宇宙;二是通过声(琴鼓鸟鸣)、色(金碧)、味(酒香)的多维度描写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灵动在此完美融合,展现出古人"天人合一"的审美情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