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朋友许中立重逢时的情景和感受。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年轻时光与现在的岁月流逝,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。
首句“始识未逾壮,重逢四十馀”,意思是诗人与许中立初次相识时,两人都还年轻,如今重逢却已年过四十,岁月不饶人。这里体现了时间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接下来,“狂随春酒尽,病与好诗疏”,诗人回忆了年轻时豪放不羁的生活,随着年华老去,曾经的狂放渐渐消失,身体也开始出现病痛,写诗的灵感也不如从前。这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感慨。
“有赋堪惩咎,无成托遂初”,诗人反思自己,虽然写过一些诗赋,但并未取得什么成就,只能回归初心,接受平凡的生活。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坦然接受。
最后两句“阿同频共语,时得问何如”,描写了诗人与许中立重逢后频繁交谈,彼此关心近况。这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关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,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。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。
刘诜
(1268—1350)吉安庐陵人,字桂翁,号桂隐。性颖悟,幼失父。年十二,能文章。成年后以师道自居,教学有法。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,皆不报。为文根柢《六经》,躏跞诸子百家,融液今古,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。卒私谥文敏。有《桂隐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