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庐山

五老峰巅望,天涯在目前。湘潭浮夜雨,巴蜀暝寒烟。
泰华根同峙,嵩衡脉共联。凭虚有仙骨,日月看推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庐山五老峰时的壮阔视野和人生感悟,语言大气又充满哲理。

前两句"五老峰巅望,天涯在目前"用夸张手法,说站在山顶仿佛能看到天涯海角,凸显庐山之高。接着"湘潭浮夜雨,巴蜀暝寒烟"把视线拉远,夜雨中的湘潭和暮烟里的巴蜀若隐若现,展现千里山河的朦胧美。

五六句"泰华根同峙,嵩衡脉共联"很巧妙,把泰山华山、嵩山衡山比作同根生的兄弟,说这些名山其实血脉相连,暗喻天下山川本是一体。

最后两句最有深意:"凭虚有仙骨"是说超脱世俗才能领悟真谛,"日月看推迁"则感慨时光流转。诗人站在高山之巅,仿佛获得仙人视角,看透日月更替、世事变迁的规律。

全诗就像用无人机航拍:先给个山顶俯瞰的大全景,再推远镜头展现云烟中的远山,最后升到宇宙高度感悟时空。这种从具体景色升华到人生哲理的写法,既让人看到庐山的壮美,又引发对生命、时空的思考,特别打动人心。

唐彦谦

唐彦谦(?~893)字茂业,号鹿门先生,并州晋阳(今山西省太原市)人。咸通末年上京考试,结果十余年不中,一说咸通二年(861)中进士。乾符末年,兵乱,避地汉南。中和中期,王重荣镇守河中,聘为从事,累迁节度副使,晋、绛二州刺史。光启三年(887),王重荣因兵变遇害,他被责贬汉中掾曹。杨守亮镇守兴元(今陕西省汉中市)时,担任判官。官至兴元(今陕西省汉中市)节度副使、阆州(今四川省阆中市)、壁州(今四川省通江县)刺史。晚年隐居鹿门山,专事著述。 昭宗景福二年(893)卒于汉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