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,通过描写菊花在夜间在墙上的影子,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思念之情。
首句“篝镫斜照粉墙间”描述了夜晚用篝火的灯光斜照在白墙上的景象,为下文的菊花影做铺垫。这里的“篝镫”指的是点燃的篝火,照亮了粉白的墙壁。
第二句“枝叶分明似可攀”描绘了墙上菊影的清晰形态,仿佛可以看到真实的菊花枝叶,甚至可以去摘取。这里的“似可攀”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向往。
第三句“竟夜不移香不染”说明了这幅菊影图在整晚都保持稳定不变,没有因时间推移而改变,同时也没有令人感到丝毫的气味。这不仅展现了墙上的菊影的持久性,也暗示着诗人对这种纯洁美好景象的珍惜。
第四句“晚年相对意相关”表达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情感共鸣。这里的“晚年”可能是指诗人的晚年生活,他与菊花相对,境遇相似,产生共鸣。
第五句“解衣泼墨临偏反”描述了诗人解开衣裳,挥毫泼墨,临摹这幅墙上的菊影。这里的“解衣泼墨”形容诗人的创作状态,表现了他对这幅画面的喜爱,也是他情感的表达。
第六句“扣户邀人数往还”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邀请朋友一同观赏这幅菊影的情景。这里的“扣户”就是敲门的意思,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的愿望。
最后两句“嫩蕊酿成光色好,更宜杯底见南山”描述了菊花在夜色中散发出的光泽和色彩,诗人通过“杯底见南山”这一比喻,表达了自己希望在美好的时光中,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和美好。
整首诗通过对墙上的菊影的细腻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向往,以及在晚年还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。诗中充满了诗意和雅致,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