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酒

万古此一时,天地为我宅。
纷纷各有求,何时免忧戚。
我心清且闲,顺逆等朝夕。
微酣意自佳,兴至境多适。
悠悠欲忘言,仰睇寒空碧(是《饮酒》起法。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饮酒为引子,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:

第一层(前四句)讲世俗的困扰。诗人说:古往今来时间永恒,天地就是我的大房子。但人们总是忙忙碌碌追求各种东西,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烦恼呢?这里用"天地为宅"的豪迈对比"各有求"的世俗,突出世人被欲望束缚的状态。

第二层(中间四句)写自己的心境。诗人说:我的内心清净悠闲,把顺境逆境都看作平常事。喝到微醺时感觉特别好,兴致来了处处都觉得舒适。这里"顺逆等朝夕"是诗眼,用对待早晚一样平常心的态度看待人生起伏,配合酒后的愉悦感,展现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
第三层(最后两句)达到物我两忘。诗人说:悠悠然快要忘记怎么说话,抬头望着寒冷的碧蓝天空。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结尾,用"忘言"表现超越语言的体验,用"寒空碧"的澄澈对应内心的通透,完成了从饮酒到精神升华的全过程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:用喝酒这件日常小事,写出了中国文人追求的精神高度——不纠结得失、保持内心平静、与自然合一的生存智慧。语言看似简单,但"顺逆等朝夕""兴至境多适"等句都饱含人生哲理,最后那个望天的动作更是余味无穷。

廖燕

廖燕(公元1644-1705年),初名燕生,字柴舟,曲江人。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、文学家,因一介布衣,既无显赫身世,又乏贤达奥援,所以生前死后,均少人知。待道光年间,阮元主修《广东通志》,其集已难寻觅。他一生潦倒,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