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石桥

敢祈方广现危梁,千古灯燃共此光。
聊试茶花便归去,杖头挑得晚风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途经石桥时的所见所感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禅意和生活趣味。

前两句"敢祈方广现危梁,千古灯燃共此光"写石桥的壮观。诗人用"危梁"形容高耸的石桥,说这座桥仿佛是天上的方广仙境降临人间。"千古灯燃"暗指桥上可能有的长明灯或香火,暗示这座桥历史悠久,承载着无数人的祈愿。

后两句"聊试茶花便归去,杖头挑得晚风凉"转入闲适的归途。诗人在桥边随意摘了朵茶花把玩,便满足地踏上归程。最妙的是"杖头挑得晚风凉"这句,用竹杖"挑"晚风的画面,把无形的晚风写得可触可感,既表现了傍晚的凉爽,又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。

全诗短短四句,从庄严的古桥写到惬意的归途,在时空转换中展现了诗人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闲适——不贪恋美景,不刻意停留,随手采花、信步而归的从容,反而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最本真的美好。

贺允中

贺允中(一○九○~一一六八),字子忱,蔡州汝阳(今河南汝南)人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,授颍昌府学教授。累官著作郎,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,迁司门员外郎。靖康改元,致仕归,寓居临海(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三四)。高宗绍兴八年(一一三八)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,历福建路转运副使,以忤秦桧,主管崇道观。桧死,累官参知政事,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。孝宗乾道四年卒,年七十九。事见《南涧甲乙稿》卷二○《贺公墓志铭》。今录诗二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