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李童子的宜兴少年的,语言朴实却充满鼓励和期许。
前两句"彼美青衿子,从人解索诗"像是在说:看那个穿着青色学子服的俊秀少年,正主动向人求教如何写诗呢。这里"青衿"代指读书人,展现出一个好学上进的少年形象。
后两句"诗成如可诵,莫羡谢杨儿"是诗人的劝勉:只要你认真写出能让人传诵的好诗,就不必羡慕那些早慧的神童("谢杨儿"指古代神童谢尚和杨修)。诗人用对比手法,既肯定了少年的潜力,又提醒他踏实学习比追求虚名更重要。
全诗亮点在于:
1. 用"索诗"这个细节,生动刻画出一个求知若渴的少年形象
2. 通过"可诵"这个简单标准,道出好诗的真谛在于内容而非名气
3. 结尾的劝诫既温和又有力,像长辈的谆谆教导
诗人用最平实的语言,传递了最珍贵的道理:真正的才华来自勤奋,而非与生俱来的天赋。这种接地气的智慧,正是古典诗词跨越时空依然动人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