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日

剪烛消残腊,开门候早春。
独怜皇正月,重见白头人。
病骨梅花瘦,山盘菜甲珍。
东园桃李树,着眼看鲜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新年伊始的早春景象,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生的期待。

前两句"剪烛消残腊,开门候早春"用剪烛芯这个生活细节,暗示守岁到深夜,腊月将尽;打开门扉的动作则充满仪式感,表现出对春天到来的殷切期盼。一个"候"字尤其生动,仿佛春天是位值得郑重迎接的贵客。

中间四句聚焦在新年的特殊感受。"独怜皇正月"的"怜"字透露出对新年特有的珍视,而"重见白头人"则暗含岁月无情的叹息。随后用"病骨"与"梅花"形成巧妙对比:病人瘦弱如梅枝,但梅花恰恰是报春使者,这种矛盾中藏着希望。山野新生的嫩菜(菜甲)更强化了新春的生机。

最后两句视野突然开阔,将目光投向东园盛开的桃李。一个"着眼看鲜新"的收尾尤为精彩,既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写,又暗喻要以崭新的眼光看待新的一年。诗人从深夜守岁到清晨开门,从病体瘦骨到满园春色,最终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焕新之旅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既诚实记录了年老多病的真实状态,又通过早春的新鲜景物展现出生命不屈的活力。就像那株瘦梅,虽然枝干嶙峋,却依然准时绽放,传递着春天终将战胜严寒的信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