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园春 其三 读李镜月庐游日记作

遥望匡庐,几载幽思,忽忽南昌。
想峰排五老,半天空翠,泉飞三叠,百尺银泷。
林跱东西,贤传十八,胜迹心知不可忘。
问何日,向彭蠡渡口,一苇轻杭。
卧游把卷神飏。
似肩拍、匡君烟路翔。
见地回天迥,邀云入户,山深岚重,迟月升堂。
锦涧桥边,玉渊潭侧,恍惚心清闻妙香。
才解信,道辋川愈疾,语不荒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读了一本叫《李镜月庐游日记》的书后,对庐山美景的无限向往。全词用生动的想象,把书中的文字变成了脑海中的画面,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
上片开头就说远远望着庐山的方向,心里已经惦记了好几年,突然在南昌(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)又勾起了这份思念。接着用"峰排五老"形容庐山五老峰像五位老人并排站立,"泉飞三叠"说的是著名的三叠泉瀑布,这些景物在作者脑海里都是那么清晰。提到"贤传十八",是说庐山有很多名人故事,这些人文景观也让作者念念不忘。最后说真想哪天能去鄱阳湖(彭蠡)边,乘着小船去庐山游玩。

下片写作者捧着书"卧游"(躺着神游)的感觉。他说看书时就像真的在爬山,和山里的云雾作伴。想象着山里的房子被云朵环绕,等到月亮慢慢升起照亮厅堂。在锦涧桥、玉渊潭这些景点,好像真的闻到了山里的清香。最后作者恍然大悟:原来古人说读王维的辋川诗能治病,这话真不假——好的山水描写确实能让人心旷神怡。

这首词最妙的地方在于:
1. 把读书体验写得像真旅游一样,用"似肩拍匡君"这样的句子,让想象变得触手可及
2. 景物描写有层次,从远山到近水,从白天的云到晚上的月,画面感很强
3. 结尾点出山水文学的精神治愈作用,让整首词有了更深的意义

读这样的词,不需要真的去过庐山,就能跟着作者的笔触,感受到山水的清幽和读书的乐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