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友人之杭求仕

六月尘沙苦郁蒸,连朝送别意相仍。
曳裾惯作侯王客,推毂宁烦玉帛徵。
顾我疏慵怀隐豹,怜君矍铄逐飞鹏。
孤山清气千年在,到日寻诗为一登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炎热的六月送别一位去杭州求官的朋友,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福,也流露出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境。

前两句写送别时的天气和心情:六月尘土飞扬,闷热难耐,接连送别朋友让人心情沉重。"郁蒸"二字生动描绘出夏日闷热的感觉。
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: - 朋友习惯出入权贵之门("曳裾"指在权贵门下走动),这次去杭州求官就像车轮转动般顺利("推毂"比喻仕途顺利),不需要别人举荐("玉帛徵"指用贵重礼物聘请)。 - 而诗人自己则像隐居的豹子般懒散("疏慵"),羡慕朋友像大鹏鸟一样精神抖擞地追求理想("矍铄"形容精神好)。
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诗人告诉朋友,杭州孤山的清雅之气千年不变,等你到任后,记得去那里寻找作诗的灵感。这里"清气"既指自然风景的清新,也暗指为官要清廉正直。

全诗通过炎夏送别的场景,巧妙对比了两种人生选择:朋友积极求官与自己甘于隐居。最后以孤山清气作结,既是对杭州美景的赞美,也是对朋友为官品格的期许。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展现了古人送别时既依依不舍又真诚祝福的复杂情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