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潜

江山万里云无色,归去柴桑日已斜。
风景满前非故物,东篱采采独黄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(陶潜)归隐田园后的心境变化,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递出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。

前两句"江山万里云无色,归去柴桑日已斜"用宏大的自然景象开篇。万里江山和黯淡的云彩,暗示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——看似广阔的世界在他眼中已失去色彩。"日已斜"既写实景,也暗示人生已到暮年,为归隐的决定增添了时间上的紧迫感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聚焦到眼前小景。"风景满前非故物"道出一个深刻发现:虽然眼前都是熟悉的田园风景,但心境已完全不同。过去看山是山,如今看山不是山,这种变化源于人生阅历的沉淀。最后"东篱采采独黄花"堪称点睛之笔,陶渊明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用一个动作特写——在东篱下专注地采摘菊花,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况味。那朵"独黄花"既是实写,也象征着他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这种"归来仍是少年"的意境。看似在写暮年归隐,实则通过采菊的动作,展现出陶渊明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赤子之心。大与小、远与近的景物对比,恰好呼应了他"舍庙堂之高,取田园之乐"的人生选择。诗中没有任何说教,但每个意象都在诉说:真正的风景不在远方,而在找回初心的那一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