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曾涤生庶子用东坡除夜赠段屯田韵

洞庭渺人间,衡岳矗天半。
茫茫高与深,妄测真可叹。
先生廊庙珍,宁比白珩玩。
延裕下水船,叔夜广陵散。
有如大国楚,曹桧谁等伴。
才高心转下,吐纳师公旦。
叔季俗浇薄,喷饭堪满案。
鸴鸠抢榆枋,井底蛙声乱。
贤者不可测,无垢躬自盥。
几带勒箴铭,韦弦砭急缓。
庶几忠恕心,家学参一贯。
行当位夔龙,为世起贪懦。
春和美阳泽,万物归炉炭。
功成湘水上,松竹款山馆。
嗟余亦嵚崎,世熊羞冷暖。
感君缠绵意,勉歌发笑粲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模仿苏东坡的风格,写给一位名叫曾涤生的朋友。全诗用丰富的比喻和对比,既赞美了对方的才华品德,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。下面分段解析:

1. 开篇写景壮阔(前四句)
用洞庭湖的浩瀚和衡山的高耸入云,暗喻人生境界的深广。说凡人妄自揣测这种境界是可笑的,其实是夸赞曾涤生思想境界远超常人。

2. 直接赞美友人(5-12句)
- 把曾涤生比作"廊庙珍宝"(国家栋梁),远胜普通玉器玩物。
- 用"下水船"(顺流而下的快船)、"广陵散"(失传的名曲)比喻他才华横溢。
- 说他像强大的楚国,周围人如同杂树般平庸,突出他的卓尔不群。
- 特别称赞他"才高心转下"——越有才越谦虚,像周公旦(西周贤臣)一样包容。

3. 讽刺世俗风气(13-16句)
吐槽当下世风日下:人们像斑鸠抢榆枝、井底之蛙般吵闹争利,反衬出曾涤生"出淤泥而不染",像每天沐浴保持洁净的贤者。

4. 劝勉与期待(17-22句)
- 希望友人牢记箴言(皮带上刻的警句),像紧绷的琴弦适时调节。
- 继承"忠恕"的家学传统(儒家重要思想),期待他成为夔、龙那样的上古贤臣,匡正世间的贪婪懦弱。
- 用春日阳光融化冰雪、万物复苏的炉火为喻,预祝他在湘水畔建功立业后,能归隐山林享松竹之乐。

5. 结尾自嘲抒情(末四句)
说自己像块怪石般不合时宜,羞于应对世态炎凉。但被朋友的深情打动,勉强作诗博君一笑,显得真挚动人。

全诗亮点
- 比喻生动:把抽象品德具象化(如广陵散喻才学,井蛙喻俗人)
- 对比强烈:贤者vs俗人、高洁vs浑浊、庙堂vs山林
- 情感真挚:既有对友人的倾慕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,最后回归温暖友情

就像一幅水墨画,既有泼墨山水的豪迈(如衡岳洞庭),也有工笔细节的精致(如井蛙喷饭),最后留白处是两位文人相视而笑的温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