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庆首届教师节书怀

长年列讲席,不敢好为师。
草饱牛方乳,桑空蚕始丝。
李桃争艳处,雨露正浓时。
此日堪欣慰,斯文尚在兹。
树蕙滋兰业,遗风始左徒。
拚将忧国泪,化作吁天呼。
移俗适时变,因材应世需。
利名都不计,苜蓿自欢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以教师节为主题,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教师群体的精神风貌。全诗可分为两部分:前八句通过比喻展现教师日常,后八句升华到教育事业的崇高意义。

前半部分用"草饱牛方乳,桑空蚕始丝"这样接地气的比喻,说明教师就像吃草产奶的牛、吐丝结茧的蚕,默默付出不求回报。"李桃争艳处"指学生成才时的喜悦,"雨露正浓时"比喻教师如春雨般润物无声。这些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教师的奉献与欣慰。

后半部分提到"树蕙滋兰"(培养人才)、"遗风左徒"(继承屈原的教育精神),将教师工作提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。"忧国泪化吁天呼"显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,更培养心系家国的人才。最后"苜蓿自欢娱"用教师清贫仍乐在其中的形象,突出其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。

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牛乳、蚕丝、桃李等具体意象,既通俗又富有诗意。通过对比教师的辛苦付出与精神满足,传递出"斯文在兹"的文化传承使命感,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平凡与伟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