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赠 其六

戒珠琥珀间沉檀,弟子班中玉叶冠。
君是惠休身法喜,他年参学赞公坛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气质高雅、才华横溢的修行者形象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禅意。

前两句"戒珠琥珀间沉檀,弟子班中玉叶冠"用珠宝和香料作比喻:修行者佩戴的念珠像琥珀般晶莹,身上散发着沉香檀木的气息,在众多弟子中如同戴着玉叶冠冕般出众。这里通过贵重物品的比喻,突出主人公超凡脱俗的气质。

后两句"君是惠休身法喜,他年参学赞公坛"转入抒情:将主人公比作南朝诗僧惠休(历史上著名的诗僧),赞美他修行时身心愉悦的状态。"法喜"是佛教用语,指领悟佛法时的喜悦。最后表达期许:希望将来能在高僧赞公的讲坛上见到他参禅悟道的身影。

全诗通过珠宝香料等具体意象,将抽象的修行境界形象化,既展现了主人公的高洁品格,又暗含对佛法修行的赞美。语言虽简练,但意境深远,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光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