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峰访李覯不遇

叠嶂南奔似跃龙,逍遥楼畔识奇踪。
云根盘地三千丈,石徇参天第一峰。
岁久已知苍藓合,晓来常怪翠云封。
肩舆却过株槎路,曙色岚光隔几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访的经历,诗人在南面的山峦间寻找名为李覯的人,但未能遇到。通过细致的景观描写,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与神秘。

首句“叠嶂南奔似跃龙”形容远处的山峦如同一条跃动的龙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动态美。接着“逍遥楼畔识奇踪”,暗示诗人来到了一处名为逍遥楼的地方,发现了这片风景中的奇妙之处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云根盘地三千丈,石徇参天第一峰”,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地上的云层和参天的山石,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高远。这里的“云根”是指云层接近地面的地方,诗人用它来形容山脚下的云海,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云雾缭绕的美景。

“岁久已知苍藓合,晓来常怪翠云封”,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自然景观的变幻。诗人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山间已经长满了古老的苔藓,而每当清晨,又会被一片翠绿的云层所包围,仿佛置身于翠绿的梦境之中。

最后两句“肩舆却过株槎路,曙色岚光隔几重”,描述了诗人在尝试寻访未果后,选择另一条路径返回,太阳初升时,周围的雾气和晨光在山间缭绕,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,同时也暗示着访友不遇的遗憾和山色的美丽依然存在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,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。

饶子尚

饶子尚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仁宗庆历初有诗名。事见《江西诗徵》卷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