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峣关隐空绿,兽猊呼焰椒壁馥。
渴乌涓涓不相续,辘轳欲转霏红玉。
百刻香残陨莲烛,九龙吐水漫寒浆。
红绡佩鱼无左珰,两两趋走瞻扶桑。
红萍半圭山波面,回首觚棱九霞绚。
鸣鞘声從天上来,大剑高冠满前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丽神秘的宫廷场景,充满奇幻色彩和动态美感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视觉的盛宴
诗中用大量鲜艳色彩(空绿、红玉、九霞绚)和发光体(焰、烛、九龙吐水)构建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。像"兽猊呼焰"(神兽吐火)、"九龙吐水"这些超现实画面,堪比现代奇幻电影特效,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座正在发光的仙宫。

2. 声音与动作的交响
通过"辘轳欲转"(井绳转动)、"鸣鞘声"(刀剑出鞘)等声音细节,配合"两两趋走"(列队行进)的人物动态,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。特别是最后"大剑高冠满前殿",突然把镜头拉远,展现侍卫列队的震撼场面。

3. 隐藏的象征
"渴乌"(干渴的乌鸦)、"香残"(燃尽的香)这些细节暗示着繁华背后的短暂。最有趣的是"红绡佩鱼无左珰"——官员佩戴的鱼符少了一边,可能暗喻权力失衡,给华美的场景埋下一丝不安的伏笔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宫廷长卷,既有"兽猊吐火"的奇幻,又有"辘轳转水"的生活气息,最后收束在庄严肃穆的朝堂场景,展现出古代诗人惊人的想象力。

萧贯

临江军新喻人,字贯之。萧谔子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。官大理评事。仁宗即位,进太常丞,历三司盐铁判官、刑部员外郎。出知饶州,迁兵部员外郎。召还,将试知制诰,未及试而卒。平生遇事敢为,不茍合于时好。有文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