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野花"金钱花"为引子,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,展现了诗人对清廉品格的赞美和对世俗欲望的讽刺。
前四句描写金钱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,像星星点点的火苗遍布草丛。诗人特别点出这些花生长在冷清的巷子里,说它们"不伤廉"(不损害廉洁)且"莫怕多"——这里用野花的自然生长暗喻清廉之士的品格,再多也不会成为负担。
后四句笔锋一转,把金钱花与书斋的清幽环境联系起来。最精彩的是结尾两句:借用西晋王夷甫(以清高著称)的典故说,就算把这种花种在清高之士的门前,它也活不过一个秋天——暗示真正的清廉之士根本不会在意"金钱"这类世俗之物。
全诗妙在将不起眼的野花与"金钱"挂钩,通过花的自然属性(短暂、普通)与金钱的世俗象征形成反差,既写出了野花的可爱,又讽刺了贪恋钱财的庸俗。诗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,表达了对清廉自守生活态度的赞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