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次韵兼简李道夫 其二

李侯梨饤坐,风味胜仁频。
投老须鸣玉,相看尚秃巾。
便应寻木客,何必问波臣。
不复来城市,从人笑我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、追求本真的隐士形象,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哲理。

前两句用"梨饤"(切块的梨)和"仁频"(槟榔)的对比,说李子虽然普通却比名贵的槟榔更有滋味,暗喻平凡生活中自有真趣。三四句写即使头发稀疏("秃巾"指戴头巾也遮不住秃顶)、年纪大了("投老"),依然保持高洁品格("鸣玉"象征高尚情操)。

后四句更直白地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:要结交山野隐士("木客"指山居者),不必理会官场人物("波臣"指官员);宁愿被人嘲笑也不回城市,因为保持真性情比迎合世俗更重要。

全诗核心是"真"字——宁可被人笑话也要活出真实自我。诗人用吃梨、秃头这些生活细节,把"做自己"这个抽象道理讲得生动可感,让读者明白:真正的品味不在昂贵之物,而在忠于内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