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缺

舌在音何𧮈,唇亡口半呿。
病同师伯齴,方问仲堪医。
露涿从人诮,衔碑欲语迟。
纳言亲切地,补阙是良规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口齿不清的窘态,并引申出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
前四句通过"兔缺"(兔唇)的形象描写说话困难:舌头缺损导致发音含糊("音何𧮈"),嘴唇缺失让嘴巴半张着("口半呿")。就像东晋名将师伯牙齿漏风("师伯齴"),需要名医殷仲堪来医治。这里用夸张的病理现象比喻表达不畅的尴尬。

后四句转向哲理:像露水打湿衣服被人嘲笑("露涿从人诮"),像口含石碑说话迟缓("衔碑欲语迟"),都是在说表达不当的后果。最后点明主旨:说话要谨慎("纳言亲切地"),及时弥补言语过失才是处世良方("补阙是良规")。

全诗妙在把生理缺陷与言语艺术相结合,用夸张的病理现象比喻表达不当的后果,最后回归到"谨言慎行"的传统智慧。既有趣味性,又有深刻的生活哲理,提醒人们注意语言表达的重要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