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漂泊江湖、落魄失意的中年人的自嘲与感慨。
前两句"落拓生涯大可怜,江湖人老杜樊川"直接点明主题:我这漂泊的生活实在太惨了,像杜牧(杜樊川)一样在江湖中渐渐老去。这里用唐代诗人杜牧来比喻自己,因为杜牧也经历过仕途失意、纵情酒色的生活。
后两句"倦游双鬓无多白,白尽红灯绿酒前"特别生动:我厌倦了漂泊,两鬓的白发本就不多,却都在红灯绿酒(指妓院或酒宴场合)前熬白了。这里用"白尽"这个夸张的说法,暗示自己把有限的青春都浪费在了声色场所。
整首诗用自嘲的口吻,通过"红灯绿酒"与"白发"的鲜明对比,展现了一个失意文人沉溺酒色、虚度光阴的无奈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明知不该却无法自拔"的矛盾心理,让读者既觉得可怜,又能感受到一种颓废的美感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