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洪水灾害后的凄凉景象,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。
开头两句用"浪咬城墙""泥沙淹没"直接展现洪水威力——城墙被泡歪,土地高低不平全被泥沙覆盖。老百姓只能"忍着饥饿抓鱼虾充饥",连野菜麦花都指望不上,凸显灾后饥荒的残酷。
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:破败的空村里蛤蟆乱叫,夕阳下新坟边的乌鸦哀鸣。这些声音和意象叠加,让人仿佛看到灾后农村的死寂与悲伤。
最后两句点出深层矛盾:明明是太平年月,却突然遭灾。诗人用"哀鸿"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,"满目赊"三字让读者感受到灾民无处不在的绝望。全诗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白描灾后场景,让读者自然体会到诗人对百姓疾痛的深切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