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在狮子峰上观看潮水的壮阔景象,充满了动感和画面感。
前两句写的是雨过天晴的景色:江南水乡的梅子变青了,潮湿的雨季终于结束。诗人坐在狮子峰顶的石床上,就像骑在一只绿色狮子的头上,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威风。
中间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潮水的壮观:远处的海水(三韩指朝鲜半岛,这里泛指远方)与天空连成一片,仿佛没有尽头;南方的群山(百粤指岭南地区)在潮水中好像要浮起来一样。海风猛烈得能把海里的贝类吹到楼阁上,夕阳照在江中的鱼身上,就像旌旗在闪动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路过的人别问潮水为什么退去,你看潮水退到山西边时,就变成了一片浅滩。这里暗含人生哲理——就像潮起潮落是自然规律一样,很多事情不必追问原因,顺其自然就好。
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描写,把观潮的震撼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,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,又暗含人生感悟,读来既震撼又耐人寻味。
黄溍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