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题晋赠中宪大夫四川崇庆州牧理斋常公殉节纪略后 其一

元戎西指正桓桓,昔岭犹传转运难。
蛇豕跳梁施贼伎,风霆叱咤发忠肝。
妖氛毕竟歼将尽,壮节须臾事已完。
岂独文章能报国,英魂飒爽暮烟寒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常理斋的忠臣在四川崇庆州为国牺牲的故事,赞颂了他的英勇和忠诚。

前两句描写军队西征的威武气势,但昔岭(地名)的粮草运输却很困难,暗示战事艰辛。三四句用"蛇豕"比喻凶残的敌人,而常公则如雷霆般爆发忠肝义胆,形成鲜明对比。五六句说虽然敌人猖狂一时,但最终会被消灭,而常公的壮烈牺牲在瞬间就完成了,突显其决绝。
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常公不仅用文章报国(说明他是文官出身),更用生命践行忠诚。末句"英魂飒爽暮烟寒"用萧瑟的暮色衬托英魂不灭,画面感极强,让人仿佛看到英雄虽逝,但精神永远在寒烟中屹立。

全诗通过战场描写、敌我对比、瞬间壮举的刻画,最后落在永恒的精神上,层层递进,让一个文官武将的立体形象跃然纸上。最打动人的是它展现了:真正的报国不只在笔墨文章,更在于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