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对话场景,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禅宗公案故事。
前两句像在说一个日常场景:大殿上明明摆着庄严的佛像(好功德),可小和尚(侍者)却满脸疑惑。这里用"功德"代指佛像,用"疑惑"暗示修行中的困惑,一下子把读者带进禅宗特有的思考氛围。
后两句突然转到赵州和尚(唐代著名禅师)的举动:他看似坦诚地"露出赤心肝",但当别人追问时,答案却像"墨漆黑"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这里用身体部位比喻真心,用颜色比喻玄机,形象地展现了禅宗"说似一物即不中"的特点——真正的智慧无法用语言直接说明。
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藏在生活对话里:佛像本是让人开悟的,但执着于表象反而会产生疑惑;禅师看似在展示真心,实则用"答非所问"的方式打破常规思维。就像用手电筒照黑暗,真正的光明不是看见光柱,而是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世界的一部分。这种"以疑破疑"的智慧,正是禅宗吸引人的地方。
释了一
释了一(一○九二~一一五五),号照堂,俗姓徐,明州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。年十六,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。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。游方遍谒耆宿。后住石泉寺,改圣泉寺,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檗道场。继归卧雪峰故庐。又出住云门,迁法石,返西湖雪峰庵。高宗绍兴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,诏住径山能仁禅院,次年卒,年六十四。为青原下十四世,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。事见《鸿庆居士集》卷三二《径山照堂一公塔铭》,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二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六、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一一有传。今录诗二十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