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一位被关在监狱里的老人在中秋夜写给妻子的家书,字字血泪,充满对妻子的愧疚和思念。
第一句"此生此月狱中看"就让人心酸——这辈子最后一次看中秋月亮,居然是在牢房里。他觉得自己连累了妻子,就像月亮被云遮住一样无法团圆("分照累人不算圆")。
接着他用两个典故回忆贫贱夫妻的艰难岁月:"牛衣"是穷人盖的破草席,他们曾一起在破草席上哭泣;"木榻"指简陋的家具,他们坐穿的木榻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日子。
后面四句更显悲壮:他用周文王被囚时研究《易经》的故事,屈原被放逐时写《惜誓》的典故,表明自己虽然含冤入狱,但依然保持气节。最催泪的是最后两句,他跪拜菩萨不是为自己祈福,而是祈求保佑对他恩重如山的妻子——这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老人在油灯下哽咽着对老妻说家常话,但那种"患难夫妻百事哀"的深情,那种明知将死却牵挂妻子的不舍,读来令人肝肠寸断。特别是想到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中秋,更觉字字滴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