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孤山

秀绝悄凌波,青青滴黛螺。
云旗斜日下,沽客待风多。
眇眇疑含睇,垂垂欲画娥。
彭郎诚漫语,应著送迎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小孤山》用生动的画面感,把一座江中小山写得像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,充满灵动之美。

开头两句就像用画笔勾勒轮廓:这座山秀丽挺拔("秀绝"),静静立在江中("悄凌波"),山色青翠得像用螺黛(古代画眉颜料)染过。这里把静态的山写活了,仿佛能看到它倒映水中的倩影。

中间四句最精彩!诗人用拟人手法让山"活"了过来:夕阳下,云霞像飘动的彩旗("云旗斜日"),过往商船("沽客")等着顺风启航。而小孤山像低眉垂目的少女("眇眇含睇"),山形轮廓宛如女子描画的蛾眉("垂垂画娥")。这里把自然景物和人物神态完美融合,让山有了人的情感。

最后两句用民间传说点睛:人们说彭郎是小姑(小孤山)的丈夫,但诗人觉得这不过是玩笑话("诚漫语")。在他眼里,小孤山更像在江边迎送往来行人的姑娘,该有人为她写首迎客歌。这种浪漫想象,让整首诗余韵悠长。

全诗妙在把山水人格化,既不脱离山的真实形态,又赋予它少女的灵动。通过商船、云霞等动态景物衬托,让静止的小孤山显得格外鲜活,读来清新别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