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锦溪棹歌 其二

才过浮石是蓝溪,溪上青山高复低。
山中泉是溪中水,寻源直到华山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,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"才过浮石是蓝溪,溪上青山高复低"就像用镜头记录旅行过程:刚经过漂浮的石头,眼前就出现泛着蓝光的溪流,溪边起伏的青山像波浪般高低错落。这里的"浮石"和"蓝溪"形成色彩与质感的对比,让景色立刻鲜活起来。

后两句"山中泉是溪中水,寻源直到华山西"揭示了自然循环的奥秘:看似普通的溪水,其实源自深山泉水。诗人像侦探一样逆流而上,最终发现水源竟来自遥远的华山。这种溯源的过程,暗含着对生命本源的思考。

全诗妙在把地理探索写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。诗人用"浮石-蓝溪-青山-泉水-华山"这条线索,像串珍珠般把沿途风景连成整体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点到华山这个文化地标,让普通的溪流顿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,仿佛溪水流动着千年文化血脉。

揭傒斯

揭傒斯(1274~1344)元代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史学家。字曼硕,号贞文,龙兴富州(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)人。家贫力学,大德年间出游湘汉。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,迁应奉翰林文字,前后三入翰林,官奎章阁授经郎、迁翰林待制,拜集贤学士,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,封豫章郡公,修辽、金、宋三史,为总裁官。《辽史》成,得寒疾卒于史馆,谥文安,著有《文安集》,为文简洁严整,为诗清婉丽密。善楷书、行、草,朝廷典册,多出其手。与虞集、杨载、范梈同为“元诗四大家”之一,又与虞集、柳贯、黄溍并称“儒林四杰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