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,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
姜侯砚小才如掌,玉腻金清世无两。隃糜发采宣毫爽,酒半传观各夸赏。
舍人怒起夺之急,嫚骂何堪一钱直。奋捶顿似玻璃拆,满座失声留不得。
物之成毁有由然,舍人辩口方便便。君不见姜侯醉作草圣狂而颠,怒倪跁跒龙蜿蜒。
又不见姜侯著书卷几千,抵突彪固追谈迁。脱手便有风雷缠,庙堂颇复急此贤。
诸公百僚压其巅,禄米不救饥窘煎。焉用此石空钻研,羁穷白首默自怜。
呜呼胡琴摔破不复弦,唾壶口缺那更全。姜侯乃煎麟角凤觜之胶重缀联,玉蜍吐水调松烟。
摩挲自谓石可田,石乡可游吾老焉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砚台的故事,背后藏着文人遭遇不公的愤懑和坚持理想的倔强。
故事部分:
开头说姜西溟有块手掌大的珍贵砚台("玉腻金清世无两"),酒宴上大家传看夸赞。突然有个叫梁汾的官员发怒抢过砚台,骂它不值钱("嫚骂何堪一钱直"),当场砸得粉碎。满座宾客都吓呆了。
深层含义:
后半段笔锋一转,说砚台被砸其实有原因——姜西溟这个人太有才但太狂傲。他喝醉写字像发疯的书法家("醉作草圣狂而颠"),写书敢批评历史名家("抵突彪固追谈迁"),朝廷虽然需要他的才华("庙堂颇复急此贤"),但官僚们排挤他,让他穷到吃不上饭("禄米不救饥窘煎")。
精彩比喻:
1. 用"胡琴摔破""唾壶口缺"比喻砚台被毁,暗示才华被摧残
2. 姜西溟却像用"麟角凤觜"这种神话材料修补砚台,实际是说他在逆境中坚持创作("摩挲自谓石可田")
诗人态度:
表面写砚台,实际为姜西溟鸣不平。最后两句最动人——就算砚台碎了,他仍幻想能在这"石头田园"里终老,展现文人"打不垮"的精神。
现代启示:
就像今天有才华的人可能被职场排挤,但真正热爱事业的人,就算工具被毁(比如画家被撕画、程序员电脑被砸),还是会想办法继续创作。诗中那种"越打压越顽强"的劲儿,特别能引起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