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州僻远,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

辰州更在武陵西,每望长安信息稀。
二十年兴缙绅祸,一朝终失相公威。
外人初说哥奴病,远道俄闻逐客归。
当日弄权谁敢指,如今忆得姓依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描述辰州(今湖南沅陵)的地理位置和信息闭塞,表达了对朝廷权臣秦桧命运的感慨。

“辰州更在武陵西”说明辰州地处偏远,远离政治中心。由于信息传递不便,作者“每望长安信息稀”,难以及时了解朝廷动态。

接下来的四句,作者回顾了秦桧的兴衰。秦桧掌权二十年,打击异己,制造了许多“缙绅祸”,即迫害士大夫的冤案。然而,最终他也会失去权势,病重去世。作者通过“哥奴病”(哥奴是秦桧的小名)和“逐客归”暗示了秦桧的失势和死亡。

最后两句,作者感慨秦桧当年的权势无人敢挑战,如今人们却连他的姓氏都记不清了。这反映了权力的短暂和人心的善忘。

这首诗通过对比秦桧生前的显赫和死后的凄凉,揭示了权贵命运的不可预测,讽刺了那些滥用权力的人,同时也提醒人们,权力终究是过眼云烟。

王庭珪

王庭珪(1079~1171)字民瞻,自号泸溪老人、泸溪真逸,吉州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性伉厉,为诗雄浑。乾道八年(1172)病逝,终年92岁,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,胡铨撰写墓志铭碑。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。他个性刚直,辞官归隐,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。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,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,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