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吴淞江

霜林纤月堕疏烟,有客同舟思欲仙。
何处吴歌闻《白苎》,满江秋色坐青天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夜乘船过吴淞江的画面,充满了宁静与遐想。

第一句“霜林纤月堕疏烟”,写的是秋夜的景色。霜林指的是秋天的树林,叶片上似乎覆盖了一层薄霜,显得清冷而美丽。纤月则是指细细的弯月,仿佛在稀疏的烟雾中缓缓下沉。这一句营造出一种静谧、朦胧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夜的江边。

第二句“有客同舟思欲仙”,说的是作者与同船的朋友一起乘船,心情舒畅,仿佛要飘然成仙。这里的“思欲仙”并不是真的要成仙,而是形容心情极度轻松愉快,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烦恼。

第三句“何处吴歌闻《白苎》”,写的是作者在江上听到了吴地的民歌《白苎》。《白苎》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曲调,歌声悠扬,充满了江南的韵味。作者不知道这歌声从何处传来,但却让整个江面更加生动,仿佛充满了江南的风情。

最后一句“满江秋色坐青天”,写的是江面上的秋色。满江的秋景与青天相映,仿佛坐在青天之下,欣赏着这无边的美景。这一句给人一种开阔、自由的感觉,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这美丽的秋色和作者的心境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秋夜乘船过江时的宁静与美好。作者通过霜林、纤月、吴歌等元素,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、心旷神怡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秋夜的美丽与江南的风情。

卢昭

字伯融,闽人。徙居昆山洪武初官扬州教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