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的是初秋赏月的细腻感受,充满生活趣味和哲理思考。
前两句写时间与等待:诗人说八月中旬的夜晚("半秋"点明初秋),自己早早就在台阶前守着月亮升起。一个"守"字特别生动,像小朋友等糖吃一样充满期待。
后两句是观察心得:他发现月亮不完全圆的时候反而最耐看,能清楚地看见月轮边缘一丝丝生长的过程。这里藏着两层智慧:一是"缺憾美"(不圆的月亮更有韵味),二是"过程美"(慢慢变圆的过程比直接看满月更有趣)。
全诗就像用手机延时摄影拍月亮:诗人不是简单拍个满月发朋友圈,而是痴迷于月亮每天的变化,在寻常事物里发现了不寻常的趣味。这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专注和品味,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王建
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