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吹曲辞。折杨柳
杨柳多短枝,短枝多别离。赠远累攀折,柔条安得垂。
青春有定节,离别无定时。但恐人别促,不怨来迟迟。
莫言短枝条,中有长相思。朱颜与绿杨,并在别离期。
楼上春风过,风前杨柳歌。枝疏缘别苦,曲怨为年多。
花惊燕地雪,叶映楚池波。谁堪别离此,征戍在交河。
青春有定节,离别无定时。但恐人别促,不怨来迟迟。
莫言短枝条,中有长相思。朱颜与绿杨,并在别离期。
楼上春风过,风前杨柳歌。枝疏缘别苦,曲怨为年多。
花惊燕地雪,叶映楚池波。谁堪别离此,征戍在交河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杨柳为线索,道尽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。
开篇用"短枝"暗喻离别频繁——杨柳枝条短,偏偏短枝最常被折下送别,柔嫩的新枝哪有机会长垂?点出青春有限而别离无常的现实。诗人不怪相聚来得迟,只怕分别来得太急,道出对短暂相聚的珍惜。
"长相思"藏在短枝中的比喻尤为动人,将无形思念化作有形枝条。少妇青春(朱颜)与杨柳新绿同时凋零在离别季节,暗示时光在等待中虚度。楼上春风吹过时,杨柳沙沙如歌,枝条稀疏是因离别太多,曲调哀怨是因经年累月的等待。
结尾突然展开壮阔画面:燕地雪花惊飞,楚水波光映叶,用南北悬殊的景色凸显离别之远。最扎心的是末句——谁能承受这样的离别?只因丈夫远在交河戍边。把个人离愁升华为对战争分离的集体控诉,使诗意更具普遍性。
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:从纤柔柳枝的特写,拉到少妇倚楼的近景,最后定格在边疆的苍茫远景,用杨柳串起小家与大国的离别故事。
孟郊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