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居自励

秋空野鹤任翱翔,不复朱门恋稻粱。
记得渭南诗句好,书生饿死亦寻常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书生的精神世界,传递出超脱物质追求的高洁志趣。

前两句用"野鹤翱翔"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,表明诗人宁愿像野鹤一样在秋空中自由飞翔,也不愿为了温饱(稻粱)去依附权贵(朱门)。这种选择展现了知识分子的骨气。

后两句引用陆游(渭南)的诗句,点明主旨:真正的读书人即使饿死也要保持气节,这是很平常的事。诗人用"亦寻常"轻描淡写地带过生死大事,反而更凸显出视死如归的坦然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"贫贱不能移"的精神力量。诗人把物质贫困与精神自由放在对立面,通过野鹤、朱门等生动意象,让读者感受到:真正的尊严不在于吃穿用度,而在于能否守住内心的那片天空。这种宁折不弯的书生骨气,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