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桐十咏·桐花
吾有西山桐,桐盛茂其花。
香心自蝶恋,缥缈带无涯。
白者含秀色,粲如凝瑶华。
紫者吐芳英,烂若舒朝霞。
素奈亦足拟,红杏宁相加。
世但贵丹药,夭艳资骄著。
歌管绕庭槛,翫赏成矜夸。
倘或求美材,为尔长所嗟。
香心自蝶恋,缥缈带无涯。
白者含秀色,粲如凝瑶华。
紫者吐芳英,烂若舒朝霞。
素奈亦足拟,红杏宁相加。
世但贵丹药,夭艳资骄著。
歌管绕庭槛,翫赏成矜夸。
倘或求美材,为尔长所嗟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西山桐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,并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世俗偏好的感慨。
前六句写桐花之美:诗人用“香心自蝶恋”形容桐花的芬芳吸引蝴蝶,用“缥缈带无涯”表现花海的无边无际。白色桐花如美玉般晶莹(“凝瑶华”),紫色桐花像朝霞般绚烂(“舒朝霞”),通过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桐花的绚丽多彩。
中间四句用对比突出桐花的独特:诗人说桐花比素雅的苹果花(“素奈”)更美,连艳丽的红杏也无法相比。这里通过与其他名花的对比,强调桐花兼具清雅与艳丽的双重魅力。
最后六句转入议论:诗人感叹世人只追捧昂贵的牡丹(“丹药”指代牡丹),喜欢那些艳丽张扬的花朵。人们围着名花歌舞赏玩,却忽略了桐花这样真正的“美材”。结尾“为尔长所嗟”透露出诗人对桐花不被赏识的惋惜。
全诗妙在三点:一是用朝霞、美玉等常见事物作比,让抽象的花色变得具体可感;二是通过对比手法,既夸赞了桐花,又暗讽了世俗的审美偏见;三是借花喻理,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捧流行,要学会发现平凡中的美好。就像今天人们追逐名牌时,可能忽略了身边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一样,诗中蕴含的哲理至今仍有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