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

碧池萍嫩柳垂波,绮席丝镛舞翠娥。
为报会稽亭上客,永和应不胜元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上巳节(古代春季节日)举办的宴会,通过对比两个不同时代的节日氛围,赞美当下宴会的盛况。

前两句写景:碧绿的池塘浮着嫩萍,柳枝低垂轻拂水面(画面清新充满春意);华美的宴席上奏着音乐,舞女们翩翩起舞(展现宴会的热闹奢华)。诗人用"碧""绮""翠"等明艳色彩,构建出生机勃勃的欢庆场景。

后两句用典故:诗人对在会稽亭参加过永和九年(东晋)兰亭聚会的宾客说——当年王羲之他们的雅集,恐怕比不上我们现在元和年间的这场宴会。这里用兰亭盛会作对比,既显示对历史的了解,又巧妙吹捧了当下宴会的档次,还恭维了做东的"李尚书"。

全诗妙在:
1. 动静结合,前两句宛如春宴直播画面
2. 用众所周知的兰亭雅集作参照,让赞美不露骨
3. "萍嫩柳垂"等描写精准抓住早春特征
4. 最后一句的"永和应不胜元和"堪称高级彩虹屁,既显文雅又暗捧当下

本质上是以春游宴饮为名,行社交赞美之实的应景之作,但写得清新不腻,展现了唐代文人将日常活动诗意化的能力。

刘言史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