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江少峰评事少峰见枉赠章聊尔奉答兼申后期
相期千载馀,忽睹一言合。
玉振发芳词,银钩洒妙札。
枉掷重兼金,舒卷常在榻。
把玩再三过,离思千万杂。
征途日向西,抚景岁将匝。
旧酒忆宵持,新裾迟春拉。
莫言缓报章,高韵难为答。
玉振发芳词,银钩洒妙札。
枉掷重兼金,舒卷常在榻。
把玩再三过,离思千万杂。
征途日向西,抚景岁将匝。
旧酒忆宵持,新裾迟春拉。
莫言缓报章,高韵难为答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的珍贵情谊,以及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回应。
开头四句说:虽然我们相隔千年才相遇,但你的赠诗让我觉得一见如故。你的文字像美玉般清亮动人,书法如银钩铁画般潇洒有力。这里用"玉振""银钩"这些美好意象,突出朋友才华横溢。
中间六句写诗人收到赠诗后的反应:你把这么贵重的诗篇送给我("重兼金"比喻诗作珍贵),我经常在床榻上展开细读。每次品读都让我既感动又惆怅,因为想到我们终究要分离。看着太阳西沉,一年又快过去,更添思念。
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回应:想起我们曾经把酒夜谈,期待春天能再相聚。虽然我迟迟没有回诗,不是因为怠慢,而是你的诗境界太高("高韵"),让我一时难以写出相配的作品。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,也透露出诗人谦逊的态度。
全诗用日常化的比喻(如玉、银钩、床榻、酒)来表达深厚情谊,把收到赠诗的惊喜、反复品读的珍视、即将分离的不舍、想要回应又怕写不好的忐忑,都写得真实动人。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"你的诗太好,我都不敢随便回"的真诚,展现了文人交往中最珍贵的相互敬重。
王慎中
王慎中 (1509年10月10日—1559年8月19日[1] ),字道思,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,号遵岩居士,后号南江。因家庭排行第二,又称王仲子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,嘉靖八才子之首,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