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过邻叟

野外岁阴早,晚色正霏微。
石兰向风靡,海鹤犯霜飞。
投策暂云憩,采苓方未归。
幽人已相候,隔水启荆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,诗人路过邻居老翁家的温馨场景。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图。

开头两句点明时间:野外天色暗得早,傍晚的光线朦胧柔和。接着用两个生动的画面:石兰草随风摇摆,海鹤迎着寒霜飞翔,既写出了深秋的萧瑟感,又暗含着一份不畏严寒的生机。

中间两句写诗人的行动:放下手杖稍作休息,看到邻居正在采摘草药还没回家。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:隐居的老翁已经察觉到诗人到来,特意隔着溪水打开了柴门。一个"启"字特别传神,仿佛让我们看到老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准备迎接客人的画面。

整首诗妙在通过几个日常小动作(风吹草动、鸟儿飞翔、开门迎客),把秋天傍晚的凉意、隐居生活的闲适,以及邻里之间淳朴的情谊都表现出来了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隔着溪水开门的细节,不需要言语就传递出"我知道你要来,早就准备好欢迎你"的温暖。

薛蕙

薛蕙(1489~1539年),明朝大臣。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。年十二能诗。举正德九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谏武宗南巡,受杖夺俸。旋引疾归。起故官,改吏部,历考功郎中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薛蕙再次被起用,任吏部考功司郎中。嘉靖二年(1523年),朝中发生“大礼”之争,薛蕙撰写《为人后解》《为人后辨》等万言书上奏,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,招致皇帝大怒,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。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,不久病死家中,享年五十,被追封为太常少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