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郑澹然

曾是朱门寄食身,一生生计祇长贫。
清闲自可齐三寿,他日相逢乞药银(杜荀鹤、贾岛、李咸用、清塞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道出了古代寒门文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追求。

前两句"曾是朱门寄食身,一生生计祇长贫"像自报家门:我虽然给富贵人家当过门客(类似家庭教师),但一辈子都在贫困中打转。这里用"朱门"(红漆大门)代指豪门,与"长贫"形成强烈对比,让人感受到文人依附权贵却依然潦倒的无奈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:"清闲自可齐三寿,他日相逢乞药银"。诗人说清贫闲适的生活反而能长寿("三寿"指上中下三等长寿),但紧接着又调侃说:等将来见面时,还得向你们讨点买药钱呢!这种幽默背后藏着心酸——所谓清高是迫于无奈,实际连看病钱都成问题。

全诗妙在两点:一是用"乞药银"这样生活化的细节,戳破了文人清高的表象;二是把贾岛、李咸用等苦吟诗人的名句打碎重组,就像用前人烧制的砖瓦,给自己搭了间新的茅草屋,反而更真实地呈现了底层文人的生存状态。读来既让人会心一笑,又忍不住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处境叹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