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城松柏锁烟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七个字,却像一幅浓缩的水墨画,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深远的意境。

"石城"二字先构建了一个坚固冷硬的场景,可能是山石垒砌的古城,给人沧桑厚重之感。而"松柏"的加入立刻注入生命力,这两种常青树既象征坚韧品格,又暗示时间流逝——它们可能已在此生长数百年。

最妙的是"锁烟霞"这个动态描写:坚硬的城墙与树木仿佛成了天然画框,将流动的烟霞云雾"锁"在其中。这个"锁"字让飘渺的云雾有了被凝固的质感,形成刚柔并济的视觉奇观。我们仿佛能看到青灰城墙上缠绕着粉紫烟霞,苍翠松柏间流动着乳白雾气,整个画面既有实体的厚重,又有光影的虚幻。

诗人通过石城(硬)、松柏(韧)、烟霞(柔)三层意象叠加,用建筑、植物、气象三种元素,在方寸之间营造出跨越千年的时空感。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,又能体会自然的灵动,这种对立统一的和谐正是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所在。

王钦若

王钦若(962年—1025年),字定国,临江军新喻(今江西新余市)人。北宋初期政治家,宋真宗时期宰相、主和势力代表。王钦若为淳化三年(992年)进士甲科及第。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太常丞、左谏议大夫、参知政事、刑部侍郎等职。澶渊之战时,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,与宰相寇准对立,出判天雄军。大中祥符初年,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,伪造天书,争献符瑞,封禅泰山。他二度为相,被时人称为“瘿相”。天圣三年(1025年)卒,追赠太师、中书令,谥号“文穆”。因主导编纂《册府元龟》而知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