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中杂咏十首 其九

春菘种北土,三年变蔓菁。
一为居养移,自觉颜无情。
南山植松苗,深根定生苓。
千年化瑿魄,岂比春菘荣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命运,讲了一个关于环境改变本性的深刻道理。

前半部分用大白菜(春菘)举例:原本长在北方的白菜,移植到南方三年后竟变成了芥菜(蔓菁)。诗人说这是因为"居住环境改变了它",让白菜失去了原本的模样,连颜色都变得黯淡无光。这里用蔬菜变异暗喻人换了环境后可能失去本真。

后半部分转向松树:在南山种下松苗,它会把根扎得很深,最终长出珍贵茯苓。千年后松树能化为黑色美玉(瑿魄),这岂是普通白菜能比的荣光?诗人通过松树的坚守本性、厚积薄发,赞美了坚持本心、扎根成长的人生境界。

全诗妙在用两种植物作对比:
白菜象征随波逐流的人——环境一变就失去自我
松树象征坚守初心的人——扎根沉淀终成大器

最后两句特别有力,用"千年美玉"对比"一时蔬菜",告诉我们: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快速变化的外在,而在于保持本心、沉淀积累后焕发的永恒光彩。就像今天说的"不要做速生蔬菜,要当百年乔木",简单比喻里藏着做人处世的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