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① 其一

福星载道海壖东,千里欣乘破浪风。
地报偏灾移建⑴节,士逢元礼仰宗工⑵。
种桑有术忠宣相⑶,放赈因时富郑公。
陋习革除施化导,从兹澎岛庆年丰(廖振富编校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一位清朝官员到澎湖地区赈灾时写的感谢诗,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
前两句写旅途:诗人开心地乘船破浪来到东海边的澎湖("福星"是夸上司像福星),虽然路途遥远但心情愉快。

中间四句讲工作:当地受灾后,上司亲自来调整政策("移建节"),像古代名臣一样有章法("宗工")。诗人用两个典故夸上司:
1. "种桑有术":用宋朝名相范仲淹教灾民种桑脱贫的典故,夸上司救灾有办法。
2. "放赈因时":用春秋郑国名相子产精准放粮的典故,夸上司赈灾时机得当。

最后两句说成果:革除了当地陋习,实施教化,从此澎湖有望丰收。这里的"庆年丰"既是现实期待,也暗含对上司政策的赞美。

全诗亮点
1. 用"破浪风"这样有画面感的词,把公务出差写得像冒险。
2. 巧妙用历史典故夸领导,既显学问又不肉麻。
3. 结尾展望未来,把严肃的政务写出希望感。

就像现在干部下乡扶贫后写感谢信,既记录工作,又用历史故事夸领导能力,最后表达对地方发展的信心,整体积极向上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