薤露歌
步出北郭门,遥望渭南里。高坟倚石麟,相对何累累。
借问何代人,云是樗里子。此人昔相秦,自矜力与智。
拔蔺如发蒙,倾蒲等嘘蚁。一朝号严君,裂地铭金玺。
气势何灼爚,韩魏焉敢訾。自知百岁后,帝宫夹墓趾。
帝宫亦何存,唯有荆与杞。荣焰化飘风,千秋若寸晷。
达人任元化,龙蛇自逶迤。得志成甘霖,不得乐蓬累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通过描写墓地景象和历史人物樗里子的故事,探讨了权力、荣耀与时间的关系,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。
诗的开头像电影镜头一样:诗人走出城北门,远远望见渭南的墓地,石雕麒麟守护的高坟一座挨着一座。通过路人问答,引出墓主是秦国宰相樗里子——他曾靠智谋轻松制服对手("拔蔺如发蒙"就像拔野草,"倾蒲等嘘蚁"形容对付敌人像吹蚂蚁),获得封地("裂地铭金玺"),权势熏天到邻国都不敢非议("韩魏焉敢訾")。
但转折出现在"帝宫亦何存":当年樗里子预言自己死后墓地会夹在帝王宫殿之间,可如今宫殿早已消失,只剩野草灌木("唯有荆与杞")。这里形成强烈对比:生前煊赫的权势与死后荒凉的景象,就像烈焰最终化作一缕轻烟("荣焰化飘风"),在时间面前("千秋若寸晷"),千年的兴衰也不过是片刻。
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悟:明白人("达人")顺应自然规律("任元化"),能屈能伸如龙蛇蜿蜒。得志时就造福百姓("甘霖"),失意时也能安于清贫("蓬累"指茅草屋)。这种"胜固欣然败亦喜"的态度,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