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山高
巫山高郁郁,襟带亘天涯。
上靡白日阳,下陵青云眉。
玄岩何嵯峨,层惸互参差。
景象非一状,远望令心悲。
献岁出游猎,千乘齐交驰。
翠帐罗曲阿,羽盖垂琼芝。
龙骑践蕙圃,昚首戏兰池。
回车背中路,娱乐未云疲。
置酒景夷台,设礼高唐祠。
君王千万岁,岁岁长如斯。
上靡白日阳,下陵青云眉。
玄岩何嵯峨,层惸互参差。
景象非一状,远望令心悲。
献岁出游猎,千乘齐交驰。
翠帐罗曲阿,羽盖垂琼芝。
龙骑践蕙圃,昚首戏兰池。
回车背中路,娱乐未云疲。
置酒景夷台,设礼高唐祠。
君王千万岁,岁岁长如斯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巫山高》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君王游猎的奢华场景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它的魅力:
1. 巫山的雄伟与神秘
开篇用"高郁郁"形容巫山巍峨耸立,像衣带一样绵延至天边。山上阳光被遮蔽("上靡白日阳"),山下云层缭绕("下陵青云眉"),黑黢黢的岩石参差交错,营造出一种神秘压抑的氛围。远望这样的景象,诗人感到"心悲",暗示自然之伟大与人类渺小的对比。
2. 君王游猎的奢华排场
后半段笔锋一转,描写君王带着千乘马车出游打猎的盛况:翠绿帐幕环绕山湾,华盖像垂落的玉芝装饰,骏马踏过香草丛生的园圃,甚至还有神话中的"昚首"(可能是龙首异兽)在兰池嬉戏。这些夸张的描写展现了权力者的极致享乐。
3. 对比中的深刻寓意
前段写自然永恒,后段写人世欢宴,形成微妙对比。最后"君王千万岁"的祝福看似歌颂,实则暗含反讽——自然亘古不变,而人类的荣华富贵终如过眼云烟。"岁岁长如斯"的愿望,在巍峨巫山面前显得脆弱而虚幻。
这首诗的精髓在于:
用震撼的自然景观反衬人间浮华,既展现了巫山的气势磅礴,又通过奢靡的游猎场面暗示权力者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。文字华美却暗藏深意,像一幅既壮丽又充满哲思的山水画卷。
薛蕙
薛蕙(1489~1539年),明朝大臣。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。年十二能诗。举正德九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谏武宗南巡,受杖夺俸。旋引疾归。起故官,改吏部,历考功郎中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薛蕙再次被起用,任吏部考功司郎中。嘉靖二年(1523年),朝中发生“大礼”之争,薛蕙撰写《为人后解》《为人后辨》等万言书上奏,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,招致皇帝大怒,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。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,不久病死家中,享年五十,被追封为太常少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