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湖渔唱

湖光潋滟泛莲荷,欸乃渔郎惯此过。笛韵吹残红蓼岸,橹声摇出锦鳞窝。

狂歌明月閒愁少,放浪扁舟适兴多。莼菜鲈鱼供一醉,掉头归去卧烟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夫在文湖上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卷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闲适的趣味。

首联“湖光潋滟泛莲荷,欸乃渔郎惯此过”直接勾勒出湖面波光粼粼、荷花摇曳的美景,渔夫划着小船,唱着渔歌,对这美景早已习以为常。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。

颔联“笛韵吹残红蓼岸,橹声摇出锦鳞窝”进一步用声音描写湖上的生活。笛声悠扬,飘荡在长满红蓼的岸边;摇橹的声音惊动了水中的鱼儿,它们纷纷跃出水面。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,让画面更加生动。

颈联“狂歌明月閒愁少,放浪扁舟适兴多”写渔夫的心境。他在明月下放声高歌,无忧无虑;驾着小船自由自在,兴致盎然。这两句表现了渔夫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。

尾联“莼菜鲈鱼供一醉,掉头归去卧烟蓑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渔夫用新鲜的莼菜和鲈鱼下酒,喝得微醺,然后调转船头,披着蓑衣在暮霭中归去。这两句展现了渔夫知足常乐、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境优美,通过对渔夫日常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洒脱人生的赞美。诗中渔夫的形象,其实也是许多厌倦尘世纷扰的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。

赵瞻

(1019—1090)凤翔盩厔人,字大观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,授孟州司户参军。历知万泉、夏县、永昌,皆有善政。英宗时,以侍御史出通判汾州。神宗熙宁三年为开封府判官,言青苗法不便。出为陕西、永兴军路转运使,知同、陕州。哲宗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。卒谥懿简。有《春秋论》、《唐春秋》、《西山别录》、《史记牾论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