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 闻迪拜房地产泡沫戏赋牡丹花(己丑)

早非竹际泉间⑴,永宁⑵禅水和风卉。
洛阳花贵,神州遍插,狂栽无地。
沃血还红,茹膏成白,扶春难起⑶。
算则天曾贬⑷,贵妃舞罢⑸,绫一丈,魂马嵬。
正是天香妖醉,百花谢,杜鹃声里。
残垣有恨,穑夫无泪,浩天掠洗。
国色霓裳,无缘十八⑹,立锥何倚?
怕春归苦雨,红销玉殒,望中梅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以牡丹花为引子,影射了房地产泡沫的荒诞景象,语言犀利又充满讽刺。

上阕开篇用牡丹的典故暗讽房地产的虚假繁荣:牡丹本应生长在清幽的竹林泉边,如今却被炒成天价("洛阳花贵"),到处跟风栽种,连土地都不够用("狂栽无地")。"沃血还红"三句更狠——开发商砸钱炒作("沃血"),投机者吸干利润("茹膏"),最终市场崩溃,谁也救不了("扶春难起")。接着用武则天贬牡丹、杨贵妃魂断马嵬坡的典故,暗示这场泡沫注定惨淡收场。

下阕转向泡沫破裂后的惨状:当虚假繁荣散去("天香妖醉,百花谢"),只剩一片狼藉("残垣有恨"),普通百姓血本无归("穑夫无泪")。"国色霓裳"三句讽刺炒房客——当初穿着"国色"外衣的楼盘,现在连立锥之地都难保。结尾"怕春归苦雨"更是点睛之笔:泡沫破裂后,只剩酸涩的"梅子"(谐音"没资"),让人望而生畏。

全词妙在双关——表面写牡丹,实则句句戳破房地产泡沫的荒唐本质。用历史典故增加厚重感,又用"沃血""茹膏"等尖锐词汇直击现实,读来既有文学美感,又有警世力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