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居杂感 其一

感念今皇建极初,纶言迭下免征输。
民顽尚忍连群盗,廷议还闻厈重租。
穷海波涛艰挽运,诸方草木缺储胥。
司农可更无刘晏,宵旰何时得少纾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清朝初期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朝廷面临的困境,语言平实却充满忧虑。

首联"感念今皇建极初,纶言迭下免征输"写新皇帝登基时接连颁布免税诏书,看似有仁政之举。但"感念"二字已暗含讽刺——这些政策真的落实了吗?

颔联"民顽尚忍连群盗,廷议还闻厈重租"直接揭露现实:百姓被逼得造反("连群盗"),朝廷却还在讨论加税。"顽"字表面说百姓刁蛮,实则是被逼无奈的反抗。

颈联用两个生动比喻:海上运粮船在惊涛中艰难前行("穷海波涛艰挽运"),各地粮仓像秋后草木一样空空荡荡("诸方草木缺储胥")。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物资匮乏的危机。

尾联"司农可更无刘晏,宵旰何时得少纾"是核心质问:管财政的官员里还有没有像唐代刘晏那样的能臣?皇帝日夜操劳("宵旰"指天未亮就穿衣、天黑才吃饭),这种困境何时能缓解?表面是期待能臣,实则暗指朝廷无能。

全诗像一封加密的举报信:通过描写免税政策落空、百姓造反、国库空虚等现象,揭露了新朝"仁政"背后的治理危机。最妙的是结尾看似期待明君贤臣,实则让读者自己得出"这个朝廷已经没救"的结论。这种绵里藏针的批判手法,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