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宿觉林寺

幽栖何处不安禅,戛耳潺湲漱石泉。
寺里春风当浴罢,雨中山色属尊前。
林深旧叶埋芳径,僧去空堂锁断烟。
十载放歌凭两屐,一龛长共白云眠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暮春时节借宿觉林寺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禅意。

开头两句写隐士随处都能静心修禅,耳边听着山泉冲刷石头的清脆声响。这里用"戛耳"形容泉水声的清脆悦耳,"漱石泉"这个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声。

中间四句是春日寺院的生动写照:沐浴后享受春风拂面,雨中远眺青翠山色,落叶铺满林间小径,僧人离去后禅房空寂。这些画面既展现了寺院生活的清幽,又透露出淡淡的孤寂感。特别是"锁断烟"这个意象,把空堂的冷清写活了。

最后两句是隐士生活的自述:十年来穿着草鞋自由歌唱,在佛龛旁与白云共眠。这里"两屐"代表简朴的生活,"白云眠"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心境。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,表达了对闲云野鹤般生活的满足。

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用寺院、山泉、落叶、白云等意象,勾勒出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。特别是最后与白云共眠的想象,把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推向了极致。

0